南京邮电大学大四本科生连产5篇高质量论文(南京邮电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规定)

  “老师,我发现辐射能量存在两个极值点,这是以往文献中没有的。”教室里,常一凡向导师田友伟汇报着他的新发现。

  5篇SCI期刊论文与1篇EI会议论文第一作者,国际知名期刊审稿人,IEEE Outstanding Paper得主,中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冠军,Robocup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巴西公开赛亚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省一等奖,绩点4.13,综合素质排名年级第一……这是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常一凡大一以来取得的成绩。近日,他还被评选为南京邮电大学“‘瑞华杯’大学生年度人物”与“创新标兵”。

  目前,常一凡先后收到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所高校的offer,最终选择前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深造。

  心怀赤子之心,发扬“钉钉子”精神,探索前沿领域,是这位“多面体”的“科研之道”!

南京邮电大学大四本科生连产5篇高质量论文(南京邮电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规定)

  走出舒适区,获得科研“敲门砖”

  常一凡的家人尊重常一凡的想法,并鼓励他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同的领域。“逢年过节别人的家长大多是送玩具或衣服,我的家人送的都是书。”浓厚的书香氛围,为他热爱理工科埋下了种子。

  初入南邮,面对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需求,常一凡便立志投身祖国的科研事业中去。校园内浓厚的科创竞赛氛围感染着常一凡,“刚到南邮的时候,我总被路边道旗上展示的优秀学长学姐的事迹吸引,经常会停下来认真读读。”常一凡笑着说。他所在的理学院既注重培养基础学科的专业素养,又注重激发学生创新钻研的精神。大一上学期,在一节专业导论课上,一位大四学长分享保研经验,而这位学长正是田友伟课题组的成员。在得知田老师的研究方向正是国家大力发展和需要的超快光学与强场物理领域后,他激动地感到遇上了“伯乐”。课后,常一凡通过学长主动加了田老师的微信,向他表达了自己热爱钻研科研、立志“科技报国”的决心,田老师被他的实力和真诚打动,欣然接纳他进入自己的课题组,给了他科研世界的“敲门砖”。如此“双向奔赴”是他科研缘分的开始。

  大一下学期,因为疫情原因,常一凡在家中自主学习,但他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除了按时上好网课之外,他还会研读计算机、数学、物理等相关书籍,并在网上看讲座和公开课,跟着课程或者书本尝试运行代码。“我当时对自己的要求是掌握电动力学与相对论中的重要公式和规律,然后能够编程实现;此外,我还学习了一些数据可视化和数据处理方面的知识。”涉猎多领域知识,为常一凡后来的科研学习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度过低谷期,“钉钉子”精神是动力

  “钉钉子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脚踏实地、一往无前的“钉钉子”精神是常一凡竞赛和科研的“方向标”。

  临近大三的暑假,是常一凡最为迷茫的时间。当时,他的第一篇论文投稿屡屡遭拒,绩点排名下跌,同时又要准备数学建模竞赛,看着课题组其他同学陆陆续续发表成果,他内心的压力不断增加。理学院的相关课程老师们知道了常一凡的焦虑和困境后,与他谈心,帮助他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还给他提供了不少学习上的建议。开学后,田友伟老师的办公室便成了常一凡的科研“根据地”,田老师工作时,常一凡就在一旁写程序,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两人便会展开讨论。在食堂,也总能看到他们边吃饭边讨论的身影。

  “当时,田老师的课在周二和周四,他每次一来学校就会给我留言,我便往他的办公室跑。”常一凡笑着说。此外,常一凡还找了同学院物理专业的同学帮忙把关。虚心广泛地听取了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后,他增加了对现象内部物理成因的探讨,并使文章的语言更加专业。最终,常一凡完成了对脉冲宽度影响的研究,将第一篇论文打磨完成,以第一作者的身份于今年3月在Laser Physics(《激光物理》)期刊出版。

  对常一凡来说,另一个小“低谷”是大三寒假。当时他的第一篇论文还未被接受,其他论文也屡屡遭拒,“当时寒假在家,我晚上就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怀疑自己是否真正适合科研。”常一凡回想。然而,他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决定继续“死磕”,坚守“科技报国”的初心。之后,常一凡受田老师提点,从其他学者已发表的两篇论文入手,首次探究了中高能单电子与紧聚焦激光脉冲对撞产生的辐射性质,完成了第二篇论文,并在今年4月被Laser Physics Letters(《激光物理快报》)录用。

  大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前,常一凡收到了第三篇论文的修改意见,这篇论文被三个审稿人审核,累计被提了二三十个意见,“当时我是每考一两门科目,中间有空就会看看审稿意见,能解决几条就先解决几条。”常一凡说道。考试结束后,距离第三篇论文再次提交的截止日期仅剩7天。重新整理数据、和田老师线上商讨、论文被二次打回、再次计算修改。常一凡以“钉钉子”的态度去面对,有条不紊的处理一个又一个任务。最终,在6月,他解决了论文中的所有问题,并将它成功在Applied Optics(《应用光学》)上发表。

  打开新起点,热爱可抵科研漫长

  收到第三篇论文的修改意见时,第四篇的修改意见也接踵而至。“早在今年3月份时,我便将这篇论文投稿至一个A3类期刊,结果被拒,将它丰富完善后,我便想冲个A2类试试。”于是,常一凡决定将这篇论文投往Chinese Physics B(《中国物理B》)。6月中下旬,常一凡收到了来自期刊出版社返回来的将近30条意见,此时也正是保研夏令营相继开营的时期,“7月份我连续参加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的夏令营面试,趁着期间的10天准备间隙,我与田老师一起解决第四篇论文的修改意见。”常一凡回想。

  7月中旬,常一凡又收到了二次修改意见,等到7月末修改完成后再次提交。8月12日晚,常一凡打开邮箱,第四篇论文的正式接受邮件已然静静地躺在他的收件箱中。该篇论文发现了电子运动的横向加速度对辐射能量影响的规律,同时半定量地刻画了辐射获得x射线能量的变化规律。

  生活不是选择,而是热爱。常一凡传承着这份科研的执着和热爱,并将其延续给他人。在课题组中,常一凡会积极帮助初入科研领域的同学,为他们传递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今年8月,由于科研方向恰好和JOSA B(《美国光学学会杂志B》)期刊中所投的一篇论文一致,他更是收到了来自美国光学学会的邀请,担任其论文的审稿人,为他人的论文提供自己的建议。纯粹的热爱,推进他在科研之路上越走越长。

南京邮电大学大四本科生连产5篇高质量论文(南京邮电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规定)

  虽然顺利保研,但常一凡并没有松懈,而是继续投入到新的科研问题中去。结束夏令营后,在一次读文章的过程中,他与田老师发现了之前做的模拟数据和文章中展现的存在差异。经过研究,常一凡发现是论文作者遗漏了一个数学小量,且没有考虑纵向场所致,他便写了一篇评论文章,为其做了数学上的修正。目前,这篇论文也已在11月正式在Physics Of Plasmas(《等离子物理》)上发表。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常一凡的本科为数学专业,之后选择在物理方向做科研,在研究生阶段又选择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个看似“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决定。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是常一凡确定未来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作为一个工科生,他想运用所学的数学、物理等知识,运用到医学上去,参与设计医疗相关算法和设备,帮助到更多的人。“我想深入研究疾病自动诊断等技术,这样能在未来提升诊断效率,缓解国内外部分地区的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常一凡深情地说。(通讯员:熊静怡 毕莹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2日 上午11:15
下一篇 2024年4月12日 上午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