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复习(四)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练习题)(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总结)

019届高三复习(四)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练习题)(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总结)"019届高三复习(四)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练习题)(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总结)"019届高三复习(四)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练习题)(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总结)"

考点一:科技成就(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汉代“蔡侯纸”的出现,标志着造纸术的发明

B.唐朝时期将活字印刷术传到了阿拉伯和欧洲

C.元朝时火药用于军事,发明管状火器“突火枪”

D.明清时期欧洲人借助罗盘针和火药打开了世界市场

2.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小题,你觉得最适宜的是( )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印刷术——文艺复兴的催化剂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3.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4.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

A.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C.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5.以下关于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春秋时期鲁国的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B.《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C.东汉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震级的仪器

D.唐朝时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长度的实测

6.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的播出使中医再度蜚声海外,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奠定了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B.《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重要经典

C.《四部医典》是少数民族的医学名著

D.华佗被誉为神医,是“四诊法”的创始人

7.下列4本书中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一语的,只能是( )

A.《史记·食货志》

B.《梦溪笔谈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8.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从中能够分析得出的信息有

019届高三复习(四)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练习题)(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总结)"

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②当时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③当时中国科技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

④当时中国科学家缺乏勤奋研究精神,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A.重实用  B.重理论

C.重民众 D.重实验

10.(2015·河南六市一模·27)农历2014年腊月腊八前后,我省各地普降大雪,应验了“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的谚语。这反映了我国传统科学( )

A.服务农业以农业为中心

B.建立在经验和总结的基础上

C.精准的预测性

D.在当今社会不可替代

11.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材料所述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B.天文观测技术的落后

C.总结历史教训的需要

D.经验总结的推理结果

12.下面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图”。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A.《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奠定了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B.《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重要经典

C.《四部医典》是少数民族的医学名著

D.华佗被誉为神医,是“四诊法”的创始人

7.下列4本书中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一语的,只能是( )

A.《史记·食货志》 B.《梦溪笔谈》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8.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从中能够分析得出的信息有

019届高三复习(四)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练习题)(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总结)"

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②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③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④政府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中国古代科技没有成功地发展为近代自然科学,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

A.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

B.僵化的农本思想和闭关政策

C.保守的文化传统观念

D.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

14.(2015·河南郑州二模·25)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15.(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16.(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17.(2014·江苏单科·3)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18.(2016·海南单科·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19.(2017·北京高考·19)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019届高三复习(四)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练习题)(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总结)"

20.(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21.(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

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019届高三复习(四)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练习题)(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总结)"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5日 下午1:06
下一篇 2024年4月15日 下午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