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次渠中学:科学教育做加法 为学生成长赋能强基(通州区次渠中学官网)

北京市通州区次渠中学始建于1958年,位于通州区西南部台湖镇,西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随着台湖演艺小镇的建设和经开区一批高科技企业的进驻,越来越多的科技元素带动着区域发展,而这也成为优质教育资源。次渠中学将科学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特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融入课程体系、融入实践活动,对内强师资、重建设,对外整合科研机构及馆院资源,汇聚学校、社会、家庭合力,构建“大科学教育”育人体系,为学生成长赋能强基。2024年1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北京市通州区次渠中学:科学教育做加法 为学生成长赋能强基(通州区次渠中学官网)

学生荣获“第二十五届北京市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智能博物项目初中组第一名

北京市通州区次渠中学:科学教育做加法 为学生成长赋能强基(通州区次渠中学官网)

学生进行航海模型操作体验

北京市通州区次渠中学:科学教育做加法 为学生成长赋能强基(通州区次渠中学官网)

运河星辰天文社团开展观测活动

运河人文科技特色课程 助力学生共筑科学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学教育不等于科技教育,科学教育要聚焦学生科学素养提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思维科学精神

学校秉承五育融合的理念,在学校“生命绽放”课程体系框架下,开发构建了线下与线上结合的“英锐”科学教育课程体系。一是学校课程,包含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课程;包含小发明课程、运河人文科技特色课程等跨学科课程;包含种植、养殖、模型等综合实践以及项目式学习课程。二是社会课程,包含机构访问、工厂参观、馆院合作等研学课程。三是家校课程,包含阅读、运河星辰、科学家精神等课程。而线上课程主要包含自建的“一城三带”课程和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课程。

在学校报告厅外,陈列着一组“古运河场景模型”。这组生动的模型,正是学校运河人文科技特色课程的实践成果。学校依托通州独特的运河文化和生态资源,从航运交通、通讯生活、工程制造、生态保护四大领域着手,将历史文化学科与信息科技、地理、生物、物理等学科融合,将课堂教学与模型教育结合,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模型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制作智能化运河文化作品,再现古运河的繁荣景象。在该课程体系下,“大运河的航运作用”“大运河上的船闸”等都成为学生的研究课题,历史与现代、人文与科技的融合,给学生的学习探究带来更多乐趣。

此外,学校还将科学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五一小长假期间,每位学生都拿到了学校精心推荐的科普科幻类书单,包含《袁隆平全传》《寂静的春天》等书目,旨在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领悟科学家精神。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混合式学习研究”、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7年度重点课题“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的策略研究”两个课题的项目基地校,学校将理论结合实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阅读素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十余个学生科技社团 助推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始终坚持“焕发生命活力,师生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践行“励志、崇德、笃学、创新”的校训,不断深化内涵发展,探索农村初级中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创新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在推动全校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基础上,学校结合区域特点、学校特色、学生个性,开设了20余个学生科技社团,申报了“农村初级中学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课题,积极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发现、贯通培养的模式。

在2024年学校首届科技节活动中,项目式学习与科技课外小组带来20余项科学教育成果展示。其中,人工智能类社团包括青少年人工智能编程、鲸鱼机器人、中鸣机器人、纳因特机器人;科技模型类社团包括车辆模型、航空模型、航海模型、建筑模型、未来工程师。此外,还包括天文、生命科学、探索科学等多个社团的展示成果。

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竞赛,支持有潜质的学生投身科学研究,在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锤炼学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矢志创新的品质。近年来,人工智能类和科技模型类社团学生参加各级竞赛获奖达934人次,荣获国家级奖项23人次,荣获市级奖项496人次。

通过社团活动,学生有了更多获得感。校园科技之星、初二(2)班王子羿在课余时间完成过很多科技小制作,如无人机飞行控制程序等。“我感受到了思考的乐趣、解决难题的喜悦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比赛让我的经验愈加丰富。我要不断学习、紧跟时代、永不言弃。”

整合校内校外资源 丰富科学教育实践载体

开展中小学科学教育,要守住学校育人主阵地,更要用好社会大课堂。学校主动探寻与各类科普场馆、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途径,开拓校内外结合的科学教育创新模式。

学校多次邀请科学家、专家进校园,为学生开展科普讲座。2024年3月,学校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到校开展讲座,匡院士为学校题词“科学立校,教育创新”,并勉励学生们争做科技强国的建设栋梁。近年来,学校先后邀请北京植物园王康教授进校开展“神秘的植物世界”科普讲座,邀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肖海明博士为人工智能、机器人课外小组讲授“人工智能与Python编程”。

学校还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与科技场馆、科研院所、通州产业园高新企业等机构深度合作。学校被评定为“民盟天文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通过和天文馆合作,开发出适合中学生的科学探究实践课程。目前,学校正在建设天文主题科技教育实验室,为学生创设实践场景,提高天文科技教育的普及率与实效性。2024年5月,学校正式成为北京科学中心“馆校合作—科学教育创新实践校”。

此外,学校还带领学生走出去,利用社会大课堂为科学教育拓展更大的学习场景和实践平台。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北京市中小学生航天科技体验活动,围绕航天育种主题,系统学习航天育种奥秘。学校还邀请家长陪同学生参加科普讲座、科技节等活动,动员家长与学生共同阅读科普科幻读物,发挥家庭在学生科学启蒙、科学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年行动计划 开启学校科学教育新篇章

2024年1月,次渠中学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学校科学教育迎来新的起点。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如何建设科学教育特色强校?如何更好地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学校在北京教育学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学中心等单位的专家指导下,制定了“科学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分阶段明确了学科建设、实践研究、跨学科合作等十项具体任务,探索适合农村学校的科学教育实施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学校专门成立科学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科学教育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统筹教研教学、实践活动、组织保障等工作。学校17名信息科技、生物、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等各学科优秀教师,组成“大科学教研组”,借助校外专家资源,进行课程开发和教研探索。

为了培养一支富有科学素养和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学校采取“提升自我﹢巧借外力”的方式,探索实施“专家﹢教师”的“双师模式”。一方面,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与专业学习,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优秀科技辅导员队伍;另一方面,成立“院士辅导站”,聘请院士为科学导师,实现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与培训常态化。

未来三年,学校将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条件和质量监测、学生评价机制改革、家校社协同共育、理论研究成果转化等六个方面,深入推进实验校建设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为农村学校科学教育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文/李万峰 林艳 李志刚(北京市通州区次渠中学) 来源:现代教育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19日 下午5:17
下一篇 2024年6月19日 下午5: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