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新域丨梁坚:互联网+党建,让流动党员有稳定的“家”

核心提示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党的建设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部署推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经济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流动党员数量日益增加。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赋能流动党员管理,对保持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梁坚

国家统计局2021年5月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4万人,省内流动人口为2509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15439万人,增长69.73%。流动人口的大幅增长,不仅改变了我国的“人口版图”,更为社会很多领域的管理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党员管理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804.1万名。随着流动人口的大幅增长,流动党员人数也相应增多,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越来越成为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建工作不同于其他业务工作,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怎样既不违反党建工作的纪律性,又能找到流动党员管理的新方法,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一道难题。近年来,全国各地党组织顺应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在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前提下,引入“互联网 ”模式全面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与服务,取得了较好效果。如宁波通过开展网上组织生活、改版联合党委网站、推出联合党委微信平台,打造“互联网 ”主题教育新模式;深圳运用科技手段,开展网上党课、线上研讨等学习交流活动,提升党员教育培训效果;厦门积极运用“厦门党建e家”平台加强党员管理,进一步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在湖南,省级层面积极探索党员网络化管理,建成了“红星云”和“智慧党建”系统;长沙市针对流动党员管理的特殊性,开发了“流动党员之家”小程序等。

虽然各地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是流动党员分布广、流动性大、需求多样,其日常管理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比如,一些党员工作和党组织关系是分开的,特别在各级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中,管理的全部是人事档案托管的党员,他们只是简单的组织关系挂靠。在外地工作的党员多且流动性非常大,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不强,参与组织生活、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加之目前还没有统一的针对流动党员管理的具体办法,各地流动党员管理基本是“各自为政”,这给流动党员管理造成了一定障碍。流动状态也导致党员教育难度较大,传统的线下教育方式受时间、地域、场所等因素影响,在流动党员教育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导致流动党员党性教育不足,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出来。

探索行之有效的新方式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是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做到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应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同群体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采取精准有效的措施,确保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就跟进到哪里。

树立全覆盖的网络化管理思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要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当前,简单的行政化已经一去不返,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工作越来越多,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管理需求。在这种形势下,基于网络化的纵横交织、广深兼顾的管理思维模式势在必行。一方面,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聚焦快递外卖、网约车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的态势,积极关注新就业群体党建,利用好互联网,努力实现“行业发展到哪里、人群在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另一方面,把网络化平台的管理和应用当作实现目标的载体而非目标本身,通过各种网络化手段的运用实现“1 1>2”的管理目标,最终实现流动党员管理的全覆盖。

探索立体化的网络化管理模式。流动党员与一般党员群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分布广泛,传统管理模式从时间和空间上都基本无法统一,而互联网则能轻易克服这一难题。它的优势在于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将远在天南海北的流动党员召集起来开展组织生活。在具体实践中,要根据流动党员的特点,线上线下相结合,同城异地相结合,管理端和需求端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兼顾便捷与严肃的立体化网络化管理模式。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的应用实现党员的动态管理,将党建管理者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改变以往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人工成本高、信息更新慢等缺陷,建立动态化的管理平台,大大提高流动党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推动流动党员通过互联网履行交纳党费、自主学习等党员义务,提高其参与组织生活的便捷性和积极性。

打造系统性的网络化管理平台。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正式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其中有一项职能便是“指导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这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尤其对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鉴于流动党员管理的特殊性,可尝试在党务信息管理系统中开发流动党员模块,或者开发建设全国统一、互联互通的流动党员管理平台,实现全国流动党员管理“一盘棋”。平台建设应注重系统性,紧扣组织建设、教育管理、组织生活、党费交纳等几大关键板块,特别是要具备记忆性学习、智能化管理、一站式服务等特色,实现与国家相关平台的互联互通、功能对接。同时配置较高的数据处理能力,满足管理、教育等多种需求,形成完整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体系。

开展全方位的网络化数据分析。2019年11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与劳动、资本、土地等同等重要。在传统的管理中,一项政策或措施的出台往往沿用以往的经验,充分运用大数据则是实现流动党员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能够揭示管理中的内在关联,帮我们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预测未来,是流动党员网络化管理中不可或缺并越来越重要的一环。比如目前长沙已经实现利用互联网排查流动党员的动态、意向及困难,全面了解流动党员的实际需求,初步实现了精准管理。实际上,大数据在流动党员管理中的应用还可以更多。不远的未来,如能尽快打通户籍、人事档案、社保、就业等与流动党员管理密切相关的数据壁垒,便可通过数据识别、确认,实现全覆盖查找、精准化定位,将流动党员全面纳入支部管理,并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进而推动形成更科学、更规范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

(作者系长沙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主任、中共长沙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流动人才委员会副书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28日 上午8:26
下一篇 2024年6月28日 上午8: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