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的变与不变-项目管理有职业发展前景么?(项目管理有发展吗)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wesley的项目管理笔记(wesleyPmNote)。

1.项目管理中哪些是长期不变的?哪些是变化的?

2.面对变与不变改做出如何的选择?

01 项目管理有职业发展前景么?

项目管理是否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发展且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各行业均会涉及到的项目管理,但是对于什么是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不是具有普适性存在争议。

行业里普遍的共识是,项目管理可以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有助于打破部门强,加强跨组织的联动。

认为项目管理会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更偏向于产研领域。更倾向于解决沟通协调的问题,认为这方面是项目管理最能发挥作用的领域。

项目管理在行业里存在感比较低,尤其是在矩阵化、更强调职能分工的组织中,项目管理比较容易边缘化。

有两点原因,

首先,需求有业务或产品发起,实施有开发和测试执行,投产后由运营和运维负责。项目管理定义为组织需求实施和交付。

其次,产品和研发团队往往又要背业务KPI,所以对于需求的领取与交付以及交付的效果也会非常关注,进一步将项目管理的部分职能分解到自己的工作范围内,似乎项目管理赋能到各团队中是对组织最有力的解决路径。

真的是这样么?

02 当前的主要问题

项目管理起源于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的本质是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

因为大规模生产的带动,大量的来自不同学科的理论开始融入到生产过程中,开始出现分科制,项目管理和其他工种一样,出现专业化。

20世纪中后期的PMI等组织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化后,更是将项目管理推向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项目管理也开始成为独立的一个职业,很多企业中不再是其他岗位做兼职的工种。

但是,这个趋势在逐步检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弊端。

这个弊端在非项目制的公司非常的突出。

首先,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化和项目管理作为一个独立职业之间并没有强关联的关系。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化融入了不同学科的知识理论,个人很难全面掌握。

项目制是由于实际项目作业过程中会要求一定时间内,多团队协作,这是个临时性的行为,众所周知,临时性的工作最大的问题是沟通成本,这就涉及到度量衡的统一,只有统一了度量衡,不同团队才能有沟通的统一语言和统一的行动。所以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化,是在制定了的标准。国内非常明显的案例就是布鲁葛水电站,通过引入西方的项目管理,实现了首次国际融资、引入国际合作团队,超预期完成任务,震撼到了国内。

其次,项目管理作为独立的一个职业,几十年发展没有形成自己的独有工具。

现在全球来看,项目管理工具很多,侧重时间和任务管理。更多的是面向实施团队,项目管理作为一个职业,管理工具中很少有对其考量的功能。就算是每个公司自己独立开发的项目管理工具,也无非更多考核四点,立项、结项、项目计划、资源分配。

最后,项目管理从业者很难找到自己匹配的KPI考核标准。

承接上面的问题,项目管理从业者更偏向管理工作,从事组织协调。做的又是临时性工作,很难用单一项目对其考核,需求准不准取决于业务发起人、方案做的好不好,决定于产品、实施质量决定于实施团队,交付是否于需求质量一致,又决定于管理方式。

所以,发展到现在项目管理从业者就进入了很难的一个阶段,说凡事皆项目,就要求项目管理从业者什么都要懂,什么都能做,这实际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家都知道隔行如隔山的道理。

说项目管理从业者的专业性,从专业划分的角度,有看不到完全可以隔离出的可量化考核的技能区域。

03 项目管理从业者该去往哪个方向

纯项目制的公司,项目经理就是该板块的负责人,拥有管理权、赏罚权、资源使用权。

上游:承接甲方客户、自己的老板

下游:合作伙伴、团队成员

在项目制的公司中,项目管理作为一个职业通道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非项目制的公司中,项目管理从业者未必要作为一个独立发展通道。更多的应该是赋能,或从事更上游的工作,从业务端做起,多与该类型的公司有更大的作用。这方面的行业共识还比较低。

项目管理本质是效率提升。

在此类组织中,纯项目管理却无法标准量化的考核方法。

所以管理者需要具备项目管理的技能、项目管理重在统一度量衡。非项目制的公司理论上不必要设置专门的项目管理岗位,项目管理从业者应该向方案输出 实施管理的方向转化,项目管理部门重在度量衡标准的制定和管理知识及工具的负能。

以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9月12日 上午9:03
下一篇 2022年9月12日 上午9: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