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榆树市持续强化非公领域党的建设工作,扎实推进组织、机制、阵地、队伍、载体建设,不断提升非公党建保障水平。
强化组织保障。在市级成立市非公党工委,在两个开发区成立园区企业党委,并下设办公室;在乡镇(街)指定一名副书记专门抓非公党建工作,并在节点镇依托税务分局成立6个区域性党组织;在非公领域相继组建150个党组织,构建了非公党工委、园区企业党委、区域性党组织、乡镇(街)党(工)委、非公党组织“五位一体”工作格局。
强化机制保障。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配套下发非公党工委工作规则、全体会议议事规则、书记办公会议事规则、成员单位职责,以及开展“帮扶”行动的实施方案、“助推非公经济发展”活动实施方案、派驻党支部组建和选派方案、党建工作经费列支使用管理办法,形成了“1 n”制度体系。
强化队伍保障。选优配强党务工作者,从“两新”组织负责人中选拔党组织书记34名,从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中选举产生党组织书记78人,配备专兼职副书记18人,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114人。实施双向培养工程,把企业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近年来新发展党员103名。
强化阵地保障。开展“一建多送”活动,目前,80%以上独立支部设有固定的活动场所,达到了“六有”标准。同时,在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非公党组织中,打造完成榆树钱、客运集团等11家可视化党建示范点。按照“四区五站六室”功能设置,改建完成了五棵树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依托环城工业集中区办公楼新址,完成了一体化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建设任务。
强化载体保障。实施“帮扶”行动,组织市乡村干部进行“三级包保”,梳理企业发展难题189个,已有161个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实施红色领航行动,组织开展主题演讲比赛和党章知识竞赛等活动,引领企业员工树立共同价值观。实施“双亮”行动,组织党员亮身份明职责、亮承诺比奉献,鼓励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
来源 吉林日报
作者 李学伟
总编 孟繁杰 石巍 韩铁英
编辑 初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