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坚持“四化”全流程推动省级部门预算管理(贵州省提出四化)

【来源:贵州改革】

贵州坚持“四化”全流程推动省级部门预算管理(贵州省提出四化)

贵州坚持“四化”全流程推动

省级部门预算管理

近年来,贵州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要求,以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为目标,坚持“四化”并重,着眼严格预算收入管理、强化预算支出管理、夯实预算绩效管理、盯紧预算监督管理四个方面,从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推动省级部门预算管理提质增效,切实将“紧日子”过到实处。

一、坚持一体化,严格预算收入管理。一是加大收入统筹力度。严格落实全口径预算管理,要求各部门将依法依规取得的各类非财政拨款收入全面编入预算,未纳入预算管理的收入不得安排支出。在2022年试点探索的基础上,2023年起在省直部门全面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单位资金支付管理改革,严格以预算指标控制单位资金支出,对未按规定编制预算的不予支付。同时,建立同一领域、同一部门不同渠道资金统筹机制,加强上级资金和本级资金、年初预算资金和结转资金、财政资金和部门自有资金等统筹,避免预算安排交叉重复,高效保障资金供给。二是充分用活存量资金。2022年组织对以前年度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开展清理,共梳理出符合结转条件的项目2331个,金额共计31.23亿元;收回资金共计29.52亿元,年度中统筹24.63亿元,及时用于保障安全生产、应急救灾、疫情防控、教育卫生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领域和急需项目,充分聚拢“零钱”,用活“死钱”,有效解决资金躺在部门账上“睡大觉”的问题。三是着力激发资产效能。强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突出“紧”的要求,以最精简的资产保障单位履职。坚持调剂优先,加强对新增资产必要性审核,同类资产闲置与租入不得并存,对难以调剂使用的资产按规定出租;体现“能用尽用”原则,将符合条件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纳入共享平台向社会开放共享,对组建临时机构、举办大型活动、承担专项任务等配置的资产纳入“公物仓”管理,最大程度激发资产效能。

二、坚持规范化,强化预算支出管理。一是强化预算支出标准管理。2022年,从通用标准、专用标准、部门内部标准等多个维度发力,制定分类建设计划,选取省林业局作为部门预算支出标准整体建设试点,同时要求有项目支出的部门至少启动一项内部支出标准建设。现已初步建立起涵盖26个大类、168项明细类别的支出标准框架体系,全面覆盖了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公务支出等各类支出,逐步实现预算从“控盘子”向“控标准”转变,以标准促规范、提效能。二是强化预算支出项目管理。推行项目入库硬约束机制、审核机制、项目预算分年度安排机制和项目排序机制等项目库管理“四项机制”,优先保障重点、急需、成熟项目,对跨年度实施的项目,要求部门分年度合理测算资金需求,不具备支出条件的不纳入当年预算。同时,优化跨部门管理项目编列,从2022年起,原有一个部门牵头管理、多个部门及单位实施的项目,不再由牵头部门统一编制预算,改由实际执行的预算单位直接编制,确保预算直接批复下达到实施单位,减少年度二次分配,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三是强化预算支出分类管理。围绕过紧日子该“紧什么”“怎么紧”,将财政支出分为重点保障类、合理支持类、压减控制类、暂缓类以及禁止类,实行差异化资金管理政策。对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所需支出,按重点保障类集中财力优先保障;对单位结合职能职责实施的项目、大型设施设备购置和修缮等支出,按合理支持类结合财力情况予以保障;对单位一般性支出,按压减控制类严格压缩后予以保障;对程序不完备、不具备实施条件以及非急需项目,按暂缓类暂不纳入当年预算;对违规新建和购置楼堂馆所、违规出台溯及以前年度增支政策等支出,按禁止类坚决不予安排资金。

三、坚持系统化,夯实预算绩效管理。一是坚持绩效目标导向。全面贯彻“零基预算”理念,突出目标导向对所有新增政策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确保绩效目标与预算规范衔接,进一步从源头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准性。围绕预算编制扎实开展项目支出预算评审,2022年对62个重点项目支出开展预算评审,平均审减率达到20%,有效控制了政府投资成本,切实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狠抓绩效运行监控。实行预算执行和绩效目标运行“双监控”,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督促预算部门开展绩效运行日常监控,对存在管理漏洞和绩效目标偏差的项目及时预警纠偏。省财政厅结合预算执行进度对重大政策、项目预算绩效运行情况进行重点抽查,存在重大问题的暂缓或停止支付预算资金。从2022年4月份开始,按月对部门预算执行进度考核通报,及时收回执行进度较慢资金,2022年收回资金共计8.2亿元。三是突出绩效评价作用。突出绩效导向和问题导向,预算绩效评价在实现“四本预算”全覆盖的基础上,向地方政府债券项目、PPP项目、政府购买服务等领域拓展。2022年组织对以前年度的31个重点支出项目、5支政府投资基金、3个部门所有支出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资金规模逾1500亿元,并就发现的问题督促主管部门限期整改。强化结果运用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2023年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的重要参考,削减低效、无效资金逾6亿元。

四、坚持透明化,盯紧预算监督管理。一是严肃开展财会监督。开展“落实政府过紧日子”分领域专项整治,组织开展预决算公开情况自查以及“三公”经费自查,从严整饬财经秩序。构建完善“制度 技术”财政运行监督机制,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设定预警规则,将内部控制和业务规范深度嵌入项目库、预算编制、预算批复、预算调整和调剂、预算执行、会计核算等模块,筛查财政资金使用问题与疑点,对预算执行各个环节,实行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监管。二是认真落实人大监督。将预决算草案、部门预算、重点项目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价报告一并报送省人大审议,实现从晒“对账单”向晒“成绩单”转变。同时,加强与审计部门协调联动,及时督促预算单位落实主体责任,认真完成审计问题整改,并将审计查出问题纳入年度综合考核,作为预算绩效管理评估的重要参考。通过人大审查、审计监督、信息公开、目标考核等协同发力,推动部门提高预算管理工作质量。三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推进预决算公开,充分发挥预决算公开透明对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约束作用,通过省人民政府及省财政厅网站“贵州省财政资金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公开,实现了除涉密部门和单位以外,106个省级部门及711家所属单位全覆盖,公开内容除涉密信息外,涵盖所有部门预决算及使用财政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信息,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实实在在做到让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省委改革办根据省财政厅材料整理)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1月16日 上午9:44
下一篇 2023年11月16日 上午10: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