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科创360”创新生态圈——走进艾吉威专场活动在艾吉威苏州总部成功举办。苏州市科技局领导、银行和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代表等一行40余人参加本次专场活动。艾吉威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司秀芬博士、艾吉威总裁助理&产品总监陆宏峰、艾吉威销售总经理梁纶周陪同接待并举行座谈。
活动伊始,司秀芬博士带领访问团先后参观了艾吉威总部荣誉陈列室、小千斤演示中心、生产中心等,通过对公司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以及不同的车体介绍使参访团对艾吉威研产销等领域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艾吉威CTO周航进行“小千斤”无人叉车“手自一体”切换演示
在座谈会上,苏州市科技局领导表示:近年来,市科技局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培育创新动能。在助力企业创新行动、深化帮扶服务上,通过成立“科技助力企业创新行动支部”,充分发挥支部桥梁作用,整合区域资源力量,助推苏州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本次我们“科创360走进艾吉威”将围绕移动机器人无人叉车市场现状、前沿技术以及产业链发展等多个维度交流探讨,期待大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司秀芬博士在欢迎致辞中对苏州科技局、银行和投资平台、上下游合作伙伴们长期以来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汇报中,司秀芬博士提到:苏州市科技创新硕果盈枝的背后,是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诸多政策引导,特别感谢苏州科技局作为艾吉威A轮投资方在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上提供的强有力政策和资金支持。作为苏州移动机器人(无人叉车)代表企业,艾吉威与时代同行与机器人产业共振,始终坚持“技术为本、市场引领”的经营理念。在新一轮数字经济时代浪潮下,艾吉威将汇聚行业智慧,积极探索产业链与创新链双向融合发展,推动技术集成和转化应用,以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助推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努力为苏州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随后,艾吉威销售总经理梁纶周围绕艾吉威业务范围、市场前景及营销模式进行详细介绍,并表示:经过十二余年的技术沉淀和市场开拓,艾吉威已合作近600家企业,客户复购率达75%以上,在橡胶轮胎、食品、光伏、汽车等行业领域均实现近百台车体规模化应用。基于以客户为中心的属地化服务理念,艾吉威目前形成了以苏州为总部,青岛子公司、广州办事处、武汉研发中心、天门生产基地、贵阳办事处为支点大型研发、生产、销售型公司。在持续深耕行业解决方案的同时,艾吉威凭借多年的移动机器人研发设计经验,率先开启“小千斤”无人叉车标准车型渠道战略,着力打造即买即用、小时级无人叉车交付新模式。
艾吉威CTO周航分享了研发团队突破的一系列卡脖子技术,以及公司推出标准化“小千斤”系列无人叉车产品所开创的新技术、新功能和新场景。在讲解过程中,来访嘉宾对艾吉威坚持技术创新与应用实际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一致表示赞许和认可,肯定了艾吉威在工业无人驾驶技术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并对艾吉威发展方向提出了众多宝贵建议。
此次走进艾吉威活动,因“科创360”的高效组织 ,报名人数大大超过以往,艾吉威根据大家感兴趣的领域以及业务需求,把参访活动分成了“投融资专场”和“供应链商务合作专场”。在供应链商务合作专场,各行各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尤其是艾吉威的贴心老客户苏州某检测制造企业技术总工亲临会场,与艾吉威技术部门就“小千斤”无人叉车车体功能升级部分进行技术交流以及新需求对接。自合作以来,数年间通过10期项目的成功落地,该企业认为艾吉威“小千斤”无人叉车的导入为公司在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增加、运营成本降低等方面达到了可观的成效,切实具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
整个供应链商务合作专场在需求与答疑中有序进行,谈到未来智能化行业发展趋势及数字经济规模等议题时,气氛紧张而又谦虚,大家围绕着发展共赢的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充满了相互尊重、合作进步的精神。在此氛围中,艾吉威感谢与我们风雨同舟的 上下游合作伙伴,感谢奋斗在智能化道路上的奋斗者,是共同的信念让我们并肩前行并不断开华结实。
座谈会在坦诚合作的氛围下,参会嘉宾就目前需求与艾吉威做充分对接,大家各抒己见,共谋发展,在更宽泛领域建立信任与了解,为后期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有关科创360创新生态圈
科创360创新生态圈(简称科创360)由苏州市科技局机关党委创立,苏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党支部、苏州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以及苏州产学研学院等单位联合推出的公益性品牌活动。旨在为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服务平台等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打破疆域界线,助力不同领域的优秀企业、团体、人才结成紧密伙伴,以资源共享、协同互动、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的运作机制推动各方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有关艾吉威
艾吉威机器人十余年移动机器人&数字化平台研发设计经验,基于自主研发移动机器人及新一代数字技术,为制造业实现少人化、无人化、数字化生产及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助力,艾吉威机器人AIDT平台结合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物流机器人、工业5G等技术,通过前沿科技和工业数字孪生为“中国智造”赋能。
通过对市场的充分了解及端到端的大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至今已赋能600家客户智慧化生产,案例广泛应用于轮胎、石化、食品、纺织、汽车、3c、机械制造等行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