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四川大学创立这一专业,如今攻克世界难题,开创多项“第一”!

高分子学科是一门与自然相约的科学,它既能勾勒纷繁复杂的分子结构,也可诠释无尽的可能与创造,还能揭示材料世界中微小而神奇的精妙之处。近日,四川大学高分子学科迎来创立70周年,学校举行了高分子学科创立70周年暨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会,邀请了国内外300余名院士专家、校友师生等齐聚一堂,共同为川大高分子献上祝词。

0年前,四川大学创立这一专业,如今攻克世界难题,开创多项“第一”!"

70年进取,走出“一流之路”

70年,于岁月而言只是一瞬,对于川大高分子来说,却是一段筚路蓝缕、锐意进取的漫长征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塑料制品奇缺。为响应政府号召,1952年,徐僖院士成功利用五棓子合成了我国的第一批塑料;1953年,我国第一个塑料工厂——“重庆棓酸塑料厂”建成并投入生产,成为新中国塑料工业开端的重要标志。

0年前,四川大学创立这一专业,如今攻克世界难题,开创多项“第一”!"

《新华日报》头版报道重庆棓酸塑料厂开始生产

同年,原四川化学工业学院(现四川大学组成部分)初设塑料工学专业,点燃了川大高材人艰苦创业的火种,也照亮了我国材料发展史上的漫漫黑夜。这是我国高校的第一个塑料专业,由徐僖院士担任教研组组长,更有乐以伦、张承琦、张开、江之桢等老一辈大师执教于此,成为专业的骨干成员。

0年前,四川大学创立这一专业,如今攻克世界难题,开创多项“第一”!"

1957年,随着第一批本科生毕业,和专业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徐僖与学科老一辈创始人有了一个宏大的计划:成都工学院现四川大学)建成一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高分子研究基地

目标既定,行动必随。此后,川大高分子开始走出一条辉煌发展的道路——

1960年,经四川省原高教局批准,正式建立高分子研究所;同年,完成我国高等院校高分子专业第一本教科书——《高分子物化学原理》;

1981年,获国家首批高分子材料”专业博士点;

1986年,获批我国第一个“塑料成型加工”专业博士点;

2001年,成立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中第一个以高分子学科为主体的学科型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年,牵头获准建设国家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4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为全国第一个参加和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高分子材料类专业。

0年前,四川大学创立这一专业,如今攻克世界难题,开创多项“第一”!"

1957年,原成都工学院“塑料工学专业”首届本科毕业生合影

开创先河、飞速发展、辉煌成就……在川大高分子一路疾驰的背后,有着几代学人的默默努力与鼎力支撑,也蕴含着学校始终不变的使命与担当——把川大高分子打造成为高分子材料科技领域服务国家战略科技的中坚力量。

如今,这里汇聚了院士4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7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44人次,打造了5大研究平台,3大学术期刊,5个先进高分子与加工技术国际合作中心,深耕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新原理和新技术等五大特色研究方向,不断筑起新的学科高峰。

2017年、2022年,“以先进高分子为特色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两次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23年11月,以先进高分子为特色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ESI排名全球第35位,相对位次0.261‰。

0年前,四川大学创立这一专业,如今攻克世界难题,开创多项“第一”!"

2014年6月,四川大学首届高分子学科发展国际顾问交流会参会人员合影

回首过往,诞生于国家需要之时,川大高分子无惧风雨,责任在肩,在学科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无数熠熠生辉的印记。

70年不变,坚守科研报国

以70年积蕴的学科实力为引领,川大高分子锚定“世界高分子中心”发展目标,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能力,书写了一页页浓墨重彩的科研篇章。

0年前,四川大学创立这一专业,如今攻克世界难题,开创多项“第一”!"

尽管塑料纳米颗粒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已经引起了极大关注,但人们对其生物学效应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2019年,川大张凌课题组首次证明羧基修饰的聚苯乙烯纳米粒子(CPS)能有效抑制转录因子TFEB核转移,进而引起的细胞活性氧(ROS)减少并抑制细胞发生铁死亡,相关成果登上了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no Letters

0年前,四川大学创立这一专业,如今攻克世界难题,开创多项“第一”!"

图源:SCU熊猫人才工作站

李乙文教授自2016年起在川大开始科研工作,主要致力于人造黑色素和功能多酚等新概念大分子材料的基础与转化研究。2022年,他带领团队成功建设国内首条黑色素原材料生产线,其中一期工程的年产量预计在10吨左右。

0年前,四川大学创立这一专业,如今攻克世界难题,开创多项“第一”!"

王琪院士长期致力于塑料加工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的研究和工程化应用,针对塑料加工制品高性能、多功能、轻量化和生态化的学科研究前沿和国民经济的关键需求,她攻克了诸多世界难题,多项成果工程化应用,2022年,她成功捧回了中国工程界最高奖项——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一个个筑梦奋斗的身影,在历史长空中交织出耀眼的成就。近五年来,川大高分子已经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四川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众多荣誉收入囊中。

70年传承,作育济济英才

如果说一流的学科发展之路和瞩目的科研成果,是川大高分子事业发展的指路明灯,那么培养高水平人才便是延伸、拓宽这条发展之路的内生动力。

0年前,四川大学创立这一专业,如今攻克世界难题,开创多项“第一”!"

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科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定位,秉承“强基础、厚通识、宽视野、多交叉”的培养理念,始终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源源不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这里走出的2万余名毕业生,在祖国的科研、教育、国民经济等各领域贡献着川大高分子力量,被誉为中国高分子的“川军

近年来,学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内涵建设,构建具有川大高分子特色的“双课堂融通”的教学体系;注重教研相长、因材施教,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和教研一体化平台;开设“国际课程周”全英文课程“名师讲堂”“高分子论坛”等讲座,开展“大川视界”、海外实习和联合培养等项目,“双线融合”培养全球胜任力;面向行业需求,聚焦新技术、新产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和产教融合共同体,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0年前,四川大学创立这一专业,如今攻克世界难题,开创多项“第一”!"

此外,川大还创新实施本硕博贯通式培养,通过“3 1 5”培养模式,在本科三年级末进行考核与遴选,通过考核的学生依照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方式进入研究生阶段,并按规定注册为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通过“3年本科 1年硕士 5年博士”阶段的培养,达到博士学位要求后,可获得博士学位。

2019年,川大成立了“先进高分子材料工程创新班”,今年首届学生也成功毕业,全班共50人深造率100%,其中,47名同学通过保研或者考研进入清华北大中科大复旦等国内名校,3名同学出国深造(伦敦大学2人、帝国理工1人)。

0年前,四川大学创立这一专业,如今攻克世界难题,开创多项“第一”!"0年前,四川大学创立这一专业,如今攻克世界难题,开创多项“第一”!"

一路走来,也有很多闪闪发光的学子在川大高分子留下了动人的故事。跟随时光的脚步,那些乘风破浪、逐梦前行的青春风采便跃然眼前。

0年前,四川大学创立这一专业,如今攻克世界难题,开创多项“第一”!"

今年5月,由沈沛丰、陈念东、谭朗、鲁海涛、罗元辉五位同学组成的“碳为观止-基于新型前驱体的高厚度石墨散热膜”项目团队获得杜邦青年创新大赛全国金奖(第一名)”和“最佳人气奖”

0年前,四川大学创立这一专业,如今攻克世界难题,开创多项“第一”!"

在首届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虚拟仿真大赛中,川大25名大三学生参赛,并取得“双第一”的优异成绩。其中,吴官玲同学在全国697名参赛选手中个人排名第一,团体得分在全国30所参赛高校中遥遥领先,排名第一,斩获团体一等奖(唯一)。

0年前,四川大学创立这一专业,如今攻克世界难题,开创多项“第一”!"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川大博士生陈鹏作为负责人的黑柔科技-新型柔性显示电路板项目以小组第一的成绩斩获全国金奖,陈鹏同学也入选国家双创周宣传视频,获国家发改委特别报道。

……

前辈锲而不舍地求索,新人勇往直前向远方。新征程上,川大高分子学科将持续围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学科的奋斗目标,继续提升原始创新、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能力,为学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向世界高分子中心迈进。

关注“四川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四川大学官网/官微、川大高分子、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SCU熊猫人才工作站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5日 上午9:36
下一篇 2024年4月5日 上午9: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