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三大奖通用项目初评结果公布,浙大、燕大、清华、西交大与华科成绩斐然。燕大的一个项目通过了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初评,再差二等奖已经到手了,等于预定走了下一轮双一流高校遴选的一个名额。
从公布的通用项目初评情况看;有9所985高校吃了鸭蛋,它们会一无所获;很多人看了后直摇头,堂堂985高校,连四非的燕山大学都比不过,还有脸说自己985名校吗?
这9所985高校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及中央民族大学。
国防科大、民族大学挂零可以理解;他们属于特色院校,一个是科研能力有保留,一个政策性985,本来办学实力就有限;挂零是正常表现。
国家三大奖是理工科高校的优势,文科高校确实要差一点;所以人大、北师大、华东师大、南开表现一般;它们只有在理学上有点机会,工学实力有,但是不强,难以支撑三大奖。作为985高校,在国家三等奖上一点成果都没有,也是说不过去的。
这9所高校中,最不应该挂零的应该是同济大学与重庆大学。它们的标签是理工科;并且拥有很多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自然科学奖没有,发明与进步奖,好歹要有个把吧;否则对不起985荣誉,愧对每年的百亿经费!
同济大学是工科高校,2023年经费是152亿,拥有院士几十位,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重大科研平台;到了国家三大奖的时候,直接吃了鸭蛋,这个钱花到哪里去了呢?等于每年百年资金投入,打了水漂。
重庆大学也是工科高校,2023年经费预算是84亿元,2024年会接近百亿的;还拥有9位专职院士,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产出怎么样呢?从2023年国家三大奖的初评项目看,也是吃了鸭蛋的,确实有点说不过去的。
为什么要点名同济与重大呢?主要是两校拥有国内一流人才与实验室资源,连一个进步二等奖都捞不到,这样的双一流高校,要之何用呢?每年投入数百亿的经费,其贡献在哪里呢?仅培养了学生吗?
高校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其次是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否则研究生没有办法带,这是世界高校通用的办学模式。越是名校科研越重要,要让学生学习到世界前沿知识,就必须要有科研能力。作为国内高校的排头兵,重大与同济贡献了什么呢?在燕大与浙工大、广工大的成绩面前,两校要如何立足呢?
文末总结
双一流高校是当下是终身制的,一直在提上下车机制,由于利益错综复杂,难以落实。
从2023年国家三大奖的初评看,作为高校龙头的985高校,居然有9所高校在国家三大奖中挂零,这样高校不仅愧对985荣誉,也愧对每年数百亿的经费投入!我只想知道,这些钱花哪里去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