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项目管理相关规定
5.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
七、进度管理
1.项目进度管理应遵循下列程序:编制进度计划;进度计划交底,落实管理责任; 实施进度计划,进行进度控制和变更管理。
2.组织应提出项目控制性进度计划。项目管理机构应根据组织的控制性进度计划, 编制项目的作业性进度计划。
3.各类进度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编制说明;进度安排;资源需求计划;进度保证措施。
4.进度计划的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工作完成数量;工作时间的执行情况;工作顺序的执行'情况;资源使用及其与进度计划的匹配情况;前次检查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5.进度计划变更可包括下列内容:工程量或工作量;工作的起止时间;工作关系; 资源供应。
6.项目管理机构应识别进度计划变更风险,并在进度计划变更前制定下列预防风险的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沟通协调措施。
八、质量管理
1.项目质量管理应坚持缺陷预防的原则,按照策划、实施、检查、处置的循环方式进行系统运作。
2.项目管理机构应通过对人员、机具、材料、方法、环境要素的全过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质量标准和相关方要求。
3.项目质量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 职责;质量管理与协调的程序;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与管理;项目 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实施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所采取的措施;项目质量文件管理。
4.项目管理机构应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跟踪、收集、整理实际数据,与质量要 求进行比较,分析偏差,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和处置,并对处置效果复查。
九、成本管理
1.项目成本管理应遵循下列程序:掌握生产要素的价格信息;确定项目合同价; 编制成本计划,确定成本实施目标;进行成本控制;进行项目过程成本分析;进行项目过 程成本考核;编制项目成本报告;项目成本管理资料归档。
2.项目管理机构应按规定的会计周期进行项目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应坚持形象进度、产值统计、成本归集同步的原则,项目管理机构应编制项目成本报告。
3.成本分析宜包括下列内容:时间节点成本分析;工作任务分解单元成本分析; 组织单元成本分析;单项指标成本分析;综合项目成本分析。
4.组织应以项目成本降低额、项目成本降低率作为对项目管理机构成本考核主要指标。
十、安全生产管理
1.组织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确保项目处于本质 安全状态。
2.组织应按规定提供安全生产资源和安全文明施工费用,定期对安全生产状况进 行评价,确定并实施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计划,落实整改措施
3.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计划应满足事故预防的管理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针对项目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进行辨识与评估的结果,确定对策和控制方案;
(2)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3)对分包人的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教育和培训提出要求;
(4)对项目安全生产交底、有关分包人制定的项目安全生产方案进行控制的措施;
(5)应急准备与救援预案。
4.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计划应按规定审核、批准后实施。项目管理机构应根据项目 安全生产管理计划和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分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计划进行补充、调整时,仍应按原审批程序执行。
5.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定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人;
(2)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应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依法取得必要的岗位资格证书;
(3)各施工过程应配置齐全劳动防护设施和设备,确保施工场所安全;
(4)作业活动严禁使用国家及地方政府明令淘汰的技术、工艺、设备、设施和材料;
(5)作业场所应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并在现场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
(6)作业现场场容、场貌、环境和生活设施应满足安全文明达标要求;
(7)食堂应取得卫生许可证,并应定期检查食品卫生,预防食物中毒;
(8)项目管理团队应确保各类人员的职业健康需求,防治可能产生的职业和心理疾病;
(9)应落实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条件的施工措施。
6.项目管理机构应识别可能的紧急情况和突发过程的风险因素,编制项目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应包括:应急目标和部门职责;突发过程的风险因素 及评估;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测试;需要准备的相关资源。项目管 理机构应对应急预案进行专项演练,对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实施评价并修改完善。
7.项目管理机构在事故应急响应的同时,应按规定上报上级和地方主管部门,及时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分析,查清事故发生原因和责任,进行全员安全教育,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