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的环境变好了,我和街坊们也爱下楼晒太阳遛弯儿了”,枫桦社区居民何庆荣和街坊们坐在改造后的院子里,晒着太阳,用心过着日子,感受着家园新变化。2021年8月,西城区牛街街道启动“楼院 ”党建创新项目,首先成功打造8个试点“样板楼院”。2022年,牛街街道以“楼院 ”为抓手,以“党小组建楼上”为工作阵地,以党员带群众、党组织带楼院的“双带”为驱动,开启56个楼院打造计划,为楼院居民共建共治共享提供实践平台。通过“楼院 空间规划、楼院 居民自治、楼院 区域共融”三个载体,实现楼院佳、楼院家、楼院嘉的建设目标,带动基层治理形成微循环、微更新,完成居民的微心愿,实现微幸福。
创新楼院建设 提升治理向前一步
“以前我们的楼院墙面上全是小广告,黑乎乎脏兮兮的,现在不一样了,小广告不见了,墙面美化了,出门心情都不一样了,楼门比以前好看多了,你瞧,多有设计感。”牛街东里社区党员志愿者顾爱卿说,作为一名社区党员,2022年,他和街坊邻里参与了“楼院 ”的议事协商会和手工绘制全过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家园美化改造。
回看牛街街道楼院治理,有一个话题始终绕不开,那就是党建引领。从老旧小区改造到背街小巷整治,党建引领始终贯穿其中。牛街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发挥党员带群众、党组织带楼院的“双带”作用,以社区党委、党支部负责人、楼门长作为带头人,联动物业、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参与,探索出了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治理的新路径。通过“楼院 ”党建创新项目,绘制党建特色文化墙,形成特色楼院文化,在禁止电动车上楼、禁止楼道堆物堆料、保持楼道内部清洁、增加邻里互动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实现“一社多景”的品质化提升。
聚焦“一老一小” 共绘社区温暖底色
老人和小孩是每个家庭最关注的对象,牛街街道以“楼院 ”党建创新项目为契机,聚焦“一老一小”两个特殊群体,探索社区服务新模式,让老人安享幸福晚年,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
今年九月份,恰逢敬老月,钢院社区开展敬老爱老活动,组织老年居民学习插花,并由社区各党支部书记、党员志愿者、社区居民等组成慰问队,将插花作品上门赠予社区年满80岁以上的老人,现年101岁的李兰芳接过鲜花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此外,在“楼院 ”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丰富儿童休闲活动空间,营造温馨的家园环境,西里一区在凉亭手绘中增加了“跳房子”等游戏元素,西里二区小广场长墙以儿童文化为主题进行手绘,充分满足社区不同群体的需求,打造充满活力的儿童友好社区。
聚焦“一老一小”的民生需求,提升社区的服务水平,让最柔软的群体得到最多呵护,共绘社区建设最温暖的底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打造“和合家园”
作为北京特色民族地区,按照居民诉求,街道工委以多民族共同发展为目标,以“56个民族一家亲”为理念推出56个楼院打造计划,促进各民族群众在“同一个楼院、同一个记忆、同一个行动”中激发“主人翁”意识,主动开展楼院自治,有效带动居民参与到社区基层治理中。如通过开展“春日添春彩”楼院文化点亮活动、“诗文点家风 凝聚邻里情”楼门诗咏会等一些列特色活动,吸引居民的广泛参与;结合民族团结、抗击疫情、特色活动等地区公共记忆,打造“牛街特色历史展示栏、文化手绘墙、牛街建设发展黑板报、“楼院朋友圈”互动区、楼院记忆展示区、身边榜样故事角”等,为多民族群众打造交流平台,共同创建“和合”家园共同体。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牛街街道工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楼院 ”党建创新项目为抓手,以特色活动培育共同的家园意识,以精细化服务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各族群众共建精神家园。同时,街道工委始终站在为民办实事的角度上,把各民族人民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通过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主线,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描绘出多民族共同发展的最大“同心圆”。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