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广东海丝馆成国家级重大项目示范点(广东海丝博物馆)

3月29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保护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咨询会在位于阳江海陵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举行,这也标志着该国家级重大项目正式落户阳江南海Ⅰ号是该项目的示范点。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保护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是贯彻落实《“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的又一个国家级重大专项,是聚焦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保护科技研发的一项重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更是海洋出水文物保护工作搭上科技翅膀的又一重大举措。

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阳江市委宣传部、阳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阳江市科技局、阳江市科学技术协会等有关单位领导,中国科学院大学吉林大学广东省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江西省博物馆等专家代表,以及项目课题组所涉及10家科研单位的负责人、成员代表出席了项目启动活动。

重磅!广东海丝馆成国家级重大项目示范点(广东海丝博物馆)

为何选南海Ⅰ号为示范点?

位于阳江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以“南海Ⅰ号”宋代古沉船发掘、保护、展示与研究为主题,展现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动态演示过程的中国首个水下考古专题博物馆。

南海Ⅰ号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沉船中出土文物精品达18万件。

本次项目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南海Ⅰ号出水的巨量陶瓷文物。南海Ⅰ号为该项目的顺利开展发挥着坚实的基石作用,可为项目目标的实现与优化提供可靠的数据验证与反馈。

作为该项目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单位,广东海丝馆已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南方海洋实验室等行业头部研究机构合作,搭建了中国水下考古活化利用研究院、海洋文化遗产考古保护实验室等开放合作平台,并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的支持下挂牌成立了博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配套了文物保护、修复、研究的各项设施设备,且拥有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为项目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今年依托南海Ⅰ号开展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出水木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顺利完成,为南海Ⅰ号船体总体保护项目奠定了基础,为海洋出水船体及木质文物的科技保护研发了关键技术,提供了应用示范案例。同时,广东海丝馆长期活跃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一线,多次承办、多人次参加海洋出水文物保护培训班,多人次参加水下考古培训、支援全国水下考古工作,为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重磅!广东海丝馆成国家级重大项目示范点(广东海丝博物馆)

项目能解决什么问题?

本项目是针对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发需求,突破海洋出水陶瓷文物盐害评估、腐蚀机理、加固脱盐、难溶盐、可溶盐、应用示范工作平台建设等研究瓶颈,实现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保护技术关键环节的全链条覆盖。因此,项目课题聚焦海洋出水陶瓷文物盐沉积分类表征及腐蚀机理、加固脱盐保护技术、表面难溶盐的可控脱除技术、可溶盐高效脱除技术及应用示范工作平台开发等研究方向。

项目的实施完成后将有力促进我国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的全面提升,研究成果也可为其他质地文物的保护提供借鉴,助力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推动新时代文保事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海丝馆也将围绕该项目目标,依托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关注海洋出水陶瓷脱盐保护处理过程中面临的文物数量大、脱盐时间长、标准化流程化程度低等问题,并在各项目课题单位的协同创新下,基于海洋出水陶瓷材质、理化性质和保存状况,研究建立标准化、流程化、规模化脱盐清洗流程,综合利用多种监测分析技术手段开展文物保存状态及病害治理效果实时监测和评估,形成海洋出水陶瓷文物规模化脱盐进程实时监控与评估技术体系,打造海洋出水陶瓷文物保护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典型案例,推动南海Ⅰ号船体总体保护项目顺利实施,助力阳江海丝名城建设。

【撰文】陈步上 通讯员 李剑

【作者】 陈步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9日 上午10:06
下一篇 2024年4月9日 上午1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