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后文简称:经开区)打造生物医药特色产业,持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分析了生物医药产业在经开区中的发展潜力和优势,探讨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总结经开区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经开区打造生物医药特色产业
(一)经开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经开区作为石家庄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承担着吸引投资、推动产业扩大和升级的重要使命。通过一系列政策和优惠条件,吸引和支持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的集聚和协同发展。经开区与周边地区能够形成有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衔接,实现资源优势的互补。
其次,经开区设有产业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框架下,经开区将承担起创新资源的集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创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等重要任务,推动区域经济向创新驱动型发展转型。
最后,经开区是实现京津冀资源互融互通的重要平台。经开区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可以促进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联系、资源共享和合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物流畅通以及人员流动便利等的协同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和资源支持,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
(二)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现状和潜力
经开区位于石家庄市区东部,2012年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54.46平方公里,下辖1个镇、19个行政村、3个城市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7.9万人。园区以生物医药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龙头企业包括石药集团、华药集团和石四药集团等,它们在园区内累计投资超过430亿元。石药集团是全国医药企业十强之一,园区生物医药产值占石家庄市比重约为40%左右。
经开区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具有的潜力和发展优势:
1.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地处京津冀地区,拥有便利的交通网络和区位优势。临近北京和天津,便于与国内外的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紧密合作。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省会,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具备良好的发展环境。
2.政策投资环境良好。经开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享受政府给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政府在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提供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3.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较强。经开区内生物医药领域拥有182家相关企业,包括46家生产企业和136家三产配套企业。据2022年数据显示,园区生物医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28家,营收达到293.22亿元,同比增长8.9%。经开区生产的产品种类齐全,涵盖了成品药、医药中间体、医疗设备和医药包装材料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
4.人才资源和科研实力基础雄厚。京津冀地区拥有众多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研支持。通过区域内的资源协调和互换,企业的研发和创新得到了支持和合作机会。
5.市场需求和消费潜力巨大。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生物医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京津冀地区人口约1亿,自身市场空间广阔。依托北京、天津和石家庄这三个交通枢纽,可以将产品辐射至全国并推向世界,这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消费潜力。
(来源:中机院)
二、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一)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对生物医药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和规划谋划,重点强调生物医药产业要在药物原创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区域聚集效应和全球生物制药体系上取得突破。
“十四五战略”重点突出了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的主导作用。发改委将生物医药产业放在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体现了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领域的重要地位。
(二)石家庄支持生物医药产业
石家庄市是全国首批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也是全国生物医药企业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石家庄市政府提供了税收优惠政策、研发资金等支持措施,降低企业负担,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聚集医药人才,通过建设省级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吸引和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团队。根据2022年的数据,河北省共有119家生物制造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090.9亿元。其中,原料药企业的营业收入为214.9亿元,同比增长20.7%。实现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26%。
三、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提高经开区对生物医药项目的引进力度
第一,支持更多企业入驻,并做大做强。鼓励企业持续投入,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并提升技术水平。深入与长三角、珠三角、大湾区、京津等重点地区的对接,创新招商方式,全力吸引领军型企业和引爆型项目落户。
第二,以产业链的发展为核心,以实施产业链长效机制为抓手,针对性地开展建链、增链、强链和补链工作。相关部门要着力开发一批与产业链相配套的项目,包括集群衍生项目、协作配套项目、科技科创项目和增资扩产项目,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延伸。
第三,加快完善要素保障,专注于项目落地的各个环节。针对固定投资、前期开发成本等方面,制定精准的政策支持。将项目开发进度纳入经开区的考核指标中,加强项目用地等要素保障,以大型和优质项目的投产带动园区的能级提升。全面整治低效企业,制定市场退出制度,促使未达到投资、能耗、环保和纳税标准的企业依法整改或退市。
(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
第一,充分发挥京津冀战略优势,搭建引育京津高端人才的平台。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持续修订和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和措施。创新引才方式,改善人才生活和工作环境。以重点产业人才支持计划为核心,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适应经开区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技能人才和年轻人才,打造一批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二,做好京津产业承接工作,打造产业转移平台。开展创新平台攻坚行动,加速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承载中心、智创谷、创业孵化园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等创新平台的建设。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作为承接重点,吸引一批实力雄厚、主业突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高端服务机构,打造京津产业承接示范区。充分挖掘京津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培育高精尖创新集群,构建“研发总部 制造基地”模式,建设“京津研发 经开区转化”的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第三,设立创新产业基金,营造创新驱动发展的产业氛围。创新基金将致力于支持创新和创业项目,为优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投资机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设立创新产业基金,聚集各类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以促进创新产业的发展和成长。基金将定期评估和筛选项目,重点支持具有市场前景和技术优势的创新企业,助力其实现技术转化和商业化。积极引入风险投资机构和专业投资人,拓宽创新产业的融资渠道并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回报率和创新项目的成功率。
(三)优化平台建设,构建产业生态
经开区的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规划部署必须立足于宏观层面。经开区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搭建起一系列重要的平台,以促进区域内的投融资活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担保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
投融资平台旨在提供有效的投融资渠道和服务,吸引资金流入经开区,推动各类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投融资平台,吸引国内外的资本,为建设工作提供财政支持。市政建设平台在经开区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平台致力于规划和协调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
融资担保平台是经开区重要的支持机构。通过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为区内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选择,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降低融资风险。
科技创新平台是经开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作者:曾俊皓 周洋)
中机院起源于产业竞争情报监测,发展壮大于产业规划咨询,成名于国家级新城新区规划全链咨询。专注于产业及产业园区大数据、咨询、规划、设计、招商、运营托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