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县第三小学科学教师外出学习汇报活动(一)
“科学是我们时代的神经系统”。为了推进教育部提出的在“双减”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政策,进一步提高科学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10月19日,我校两位外出培训教师给我们带来了培训移植课和培训心得分享。在校教导处的组织安排下,全体综合组教师都积极参加了听评课活动。
一、精彩课堂
郝小露老师执教的是《我们制作热气球》一课。本节课的中心内容是引导孩子们探索热气球上升的奥秘。课堂初始教师用热气球上升的一段视频,启发学生对热气球升降原理进行思考。探索环节中,老师先让学生根据材料说出实验设计,再观看实验室操作视频,然后分组进行探索试验。老师则在实验过程中,进行细心指导。有部分小组实验一次成功,也有的经过多次摸索,最终成功。课中的合作性、探究性学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课堂结束之前,郝老师为学生们拓展了关于孔明灯的知识,并让学生们观看小视频,了解我国禁止燃放孔明灯的规定。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科学学科的本质——科学课不是教知识,而是教孩子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地想问题,指导科学地做,有计划地做,能动地搜集资料。
二、汇报学习所得
夏燕老师从学习背景、整体感知、名师理念、课例分享和我的感悟五个方面,为我们做了绘声绘色的交流报告。本次培训活动是以“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支撑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的高质量发展,以“科学”为抓手,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以全面育人为学习背景。夏燕老师对本次培训的个人感受总结为:“高大上”三个字。高——学高为师,来的专家们不只学历高,有的更是在高等学府从事科研方面的教学活动。大——大家风范,专家都是专业从事科学教育的大家,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一定的建树。上——代表上层意志,传达上层的理念。她给我们分享了名师林长春的《从科学素养到核心素养: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新趋势》讲座和曾宝俊的《小学科学课的教与学》讲座中提到的一些新的理念,如:科学应遵循学生的天性,尊重学科的特性,张扬教师的个性。科学可能中的“三心”和“二意”。本次培训要求我们教师要和孩子们一起拥抱新技术,让孩子在真实和虚拟的体验中,探索世界,找到自我,使得学生们多样化的创造和分享成为新常态。本次培训对我们科学教师的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三、交流研讨
郝小璐老师执教的是《我们制作热气球》一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做热气球并观察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的现象,认识到“热空气会上升,变冷后又下降”。
课堂初始教师用热气球上升的一段视频,启发学生对热气球升降原理进行思考。探索环节中,老师先让学生根据材料说出实验设计,再观看实验室操作视频,然后分组进行探索试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现塑料袋有温度升高、变鼓等变化,以及逐渐上升,最后下落的现象。有部分小组实验一次成功,也有的经过多次摸索,最终成。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适当引导,结合之前学习的内容和生活经验,学生能够说出:是因为加热空气让塑料袋上升,上升一段时间后,空气变冷了,塑料袋就掉下来了。本节课中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得到了充分体现。
之后,郝老师为学生们拓展了关于孔明灯的知识,并让学生观看小视频,了解我国禁止燃放孔明灯的规定。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科学学科的本质——科学课不是教知识,而是教学生用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地想问题,指导学生科学地做,有计划地做,能动地搜集资料。
科学课结束后,周校长、朱主任及所有科学组的老师及时地对这节课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一点建议:
1.培养孩子们的学科学习惯;
2.科学实验结束后,孩子们要养成对实验物品归类习惯;
3.让孩子们自己准备实验物品(自制纸筒、蜡烛、塑料袋),根据老师介绍引导他们实验,让他们充分想象,自己动手,发散他们的思维,并且边实验,边做好记录!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教师真正的成长在于其内心的觉醒,希望我们成为“觉醒者”,为目标梦想奋斗,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在自我激励管理中书写教育人生。相信在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育教学将会更加出色,为学生的未来之路注入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文图/韩自丽、张蕾,编辑/徐雪萍,一审/朱允芳,终核/周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