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万件!番禺区这个创新指数全市第一(番禺创新城最新消息)

2018年以来,番禺区共有7 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专利授权量1.7万件、增长46.8%,授权量居全市第一……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获悉,今年以来,番禺区遵循“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生态优化”全链条的创新发展规律,坚持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优化政策环境,建设平台载体,加快产业发展,着力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数据显示,2018年和2019年番禺区连续两年排在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第十三名,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保持在全市前列,有效促进全区经济加速发展。

.7万件!番禺区这个创新指数全市第一(番禺创新城最新消息)"

推动“科学发现”,凸显番禺创新特色

番禺区统筹集聚要素资源。健全科技创新全链条政策体系,修订科技项目管理办法、促进上市奖励办法、产业人才政策等政策,重点向创新要素、创新主体、创新平台等倾斜支持。促进科技经费在推动番禺区创新主体培育、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持续加大科技投入,采用企业研发费后补助、高企补贴等方式进行普惠支持。建立校地对接机制,促进高校科教资源、国家超级计算机广州中心等重点科研机构与骨干企业合作与交流。

.7万件!番禺区这个创新指数全市第一(番禺创新城最新消息)"

此外,番禺区支持重点领域项目。2017年以来,实施区创新创业领军团队支持计划,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汽车等重点产业领域,引进并支持一批创新创业领军团队项目,单个项目财政支持经费最高1120万元。三年来,共支持广汽新能源、日立电梯、佳都新太等30多家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佳都新太引进团队带头人新加坡李德纮院士获评2019年广州市高层次人才杰出专家。上述项目引进了博士后13 名及港澳、海外人才一批。

着力“技术发明”,增强科技硬实力

数据显示,2018年番禺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数595项,成交额17.77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10.17亿元。2018年以来番禺区共有7 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专利授权量1.7万件、增长46.8%,授权量居全市第一。

在创新载体建设方面,番禺区推动广州大学城、广州南站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州市“三城一区十三节点”, 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核心平台;积极谋划广州番禺智能制造产业园、广州大学城科技创新产业园、番禺工业经济总部园区以及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产业孵化基地,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7万件!番禺区这个创新指数全市第一(番禺创新城最新消息)"

在培育源头创新能力方面,聚焦IAB和NEM产业,着力鼓励和引导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建设企业类重点实验室。目前,番禺区共有省重点实验室 2家。2019年,广日电梯、海大集团、创显科教等6个企业申报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支撑“产业发展”,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在创新中,企业是主体。番禺区紧紧扭住高新技术企业这一“牛鼻子”,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量质“双提升”。2018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近600家,番禺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800家。高新技术企业对全区经济贡献进一步增强。

据国家火炬统计年报显示,2018年番禺区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1568亿元,同比增长12.48%,平均每家高企纳税超过400万元。2019年推荐717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推荐数量在全市各区排名第三。

同时,番禺区联合税务部门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实施企业研发投入补助等财政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比例提高至45%,番禺区建立市级企业研发机构的企业392家。YY、有米、广汽、日立电梯、浩洋电子等一批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研发经费投入力度,成长成为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龙头。

番禺区注重做强做优科技创新企业。实施“独角兽、未来独角兽”培育。创显科教、百果园网络、绿航农业、巨杉软件、有米科技5家入选广州2018年未来“独角兽”创新企业20强;明珠电气、佛朗斯2家入选“高精尖”成长企业10强。

截止10月底,2019年番禺区共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企业1020家。新增3家上市企业,融资折合约合人民币30.4亿元,累计19家;3家企业分别申请主板、科创板、香港联交所上市并受理,4家企业进入省证监局备案辅导。新增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63家;新增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53家,累计464家。

在推动孵化器提质增效方面,目前全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到37家,其中国家级3家,数量居全市第四。众创空间14家,其中国家级6家,孵化培育出了探迹科技、创显科教、易方科技等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创新型企业。2019年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3家众创空间获评2018年度广东省运营评级A级,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7万件!番禺区这个创新指数全市第一(番禺创新城最新消息)"

推动“生态优化”,构建科技创新好环境

番禺区注重搭建科技产业园区服务平台。发挥番禺区科技产业园区发展联盟引领作用,推动园区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增质提效。协调解决园区发展存在的交通、规划、提高容积率等问题,提升科技产业园区发展水平。推进华工国际校区科技产业园建设,优先引导校属企业、成果转化项目新注册企业、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企业落户。

在加强在区域协同创新中的作用方面,番禺区落实广佛同城化发展战略,推动在广州南站片区、荔湾海龙科创区及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打造广佛科技创新城。密切与港澳科技合作,挖潜广州大学城科教资源,吸引港澳青年人才到番禺创新创业。

同时,注重营造高端创新人才汇聚环境,实施番禺区“1 4”产业人才政策,加快集聚符合番禺区产业发展导向的产业领军人才和产业人才,促进创业就业。从2017年起,区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4亿元经费用于产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团队、创新创业服务领军人才的资助、奖励和配套服务。提升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

2019年累计发放高层次人才服务白金卡559张、金卡近1万张,持卡人凭卡可享受子女教育、医疗卫生便利通道等14项服务待遇。实施“岭才计划”,对新生的优秀产业人才进行培育,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吸附力。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肖桂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王燕、肖桂来 通讯员 番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罗嘉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8日 下午4:19
下一篇 2024年4月18日 下午4: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