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政法智能化建设,加强“智慧治理”“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警务”“智慧司法”等信息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同政法工作深度融合。法制日报社已连续举办了六届“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
作为装备展配套活动,法制日报社于今年3月继续举办了2023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及论文征集宣传活动,活动征集了“智慧治理”“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警务”“智慧司法”创新案例、方案、产品、论文,6月25日结果揭晓发布。入选的各类创新案例、方案、产品、论文在7月10日至11日举办的成果展上进行了集中展示,并已编辑整理成册——《2023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及论文汇编》。
该汇编分为智慧治理篇、智慧法院篇、智慧检务篇、智慧警务篇、智慧司法篇五个篇章,为政法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供及时、准确、 实用的资讯信息与经验观点。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特开辟专栏,分别将部分创新案例、创新方案、创新产品、创新论文进行展示,敬请关注!
以下推出的是《智慧治理篇 | 创新论文之“以网格化智慧治理推动社会智慧治理发展”》
以网格化智慧治理推动社会智慧治理发展
寇志光 吴 帅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公安局
随着社会治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各主体之间变得越来越密切,进而推动社会治理模式从过去的碎片化逐渐转变为网格化。2021年1月,《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强调,要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治理平台。
一、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是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等原则,将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借助电子地图、卫星定位、远程监控、人脸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资源重新合理整合,实现由“管理”到“治理”、由“总体性支配”到“技术治理”的转变,强化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能够主动发现并及时处置各类问题,加强对社会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
二、如何加强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将传统型的社区管理升级为现代化的网格管理,推动社会治理模式由粗放向精准转变、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推动社会资源向网格聚焦、工作力量向网格下沉、管理触角向网格延伸、服务范围向网格拓展,形成信息化支撑、动态化应用、网格化管理的工作格局。
(一)数据融合,多方共享
融合各类治安基本要素。实现“人口”和“房屋”的双实管理和“人、地、物、事、组织”等一门清,并根据“房、车、路、网、场所”等周边要素,以发生的事件为驱动,对各类资源情况变动、资源所涉及的各类社会问题、各种不稳定因素等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全面整合,实现对各类事件信息的采集、统报、分析、排查、处理、反馈、监督、评价等全过程跟踪管理,形成动态轨迹管控机制。
推进基础数据采集和应用处理。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库,统一基础信息数据采集标准,不断加大社会数据资源引入,把服务信息、电子地图、民生信息、水电信息、出租屋信息等数据入库,做到“人进户、户进房、房进楼、楼进格”等信息对应;对流动人口、企业用工、企业集中宿舍人员、工地工棚人员、旅馆住宿人员等各类数据应收尽收、能收尽收;推动各类数据云上存储,实现信息资源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做到共享共用、普及应用,并通过综合运用各类侦查技术和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分析等技术获得精准线索,实现对社会治安要素的精准掌控;通过定制开发的移动终端或应用程序,随时将各类有用信息上传到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即时采集、即时比对、即时传送”,做到及时了解、受理、反馈、处理各类社情民意。
例如,赤峰市于2022年5月19日在全国第七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交流会上,作了题为《打造多民族守望相助村居网格化样本》的经验交流,介绍了如何依托社会治理中心,有效运行网格:网格员通过手持终端,把入户走访、街面巡查、动态摸排和采集受理的网格事项,分类上传到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县、乡社会治理中心分级分类派单,实现网格事项有效运转。依托信息平台对网格事项分级管理,蓝、黄级日常事项,督促受理部门按时办结,对橙、红级紧急事项,网格员上报后不离现场,配合职能部门稳控,并持续关注直到解决;网格员每月核对上传事项,回访当事人和现场,通过“分流、办理、效果”三个指标,对村(社区)、乡镇街和职能部门的事项处理情况逆向考评打分,推动网格“吹哨”、部门“报到”。
加强对信息的关联整合和综合研判。以“人”为核心,对海量、碎片化、非验证的数据进行广度搜集、高度融合、深度研判。通过社会治理中心平台有效整合手机、车辆、物联网、互联网、快递物流、视频监控、机动车抓拍、网吧、旅馆、饭店、娱乐场所等各类信息数据,做到研判分析全覆盖,并在平台中建立信息台帐系统,坚持“一个网格一本台帐、一项工作一组数据”原则,使各类数据信息科学直观,让采集的数据能够进行自动比对、分析、研判,自动生成报告并预警,精准分析风险、传达指令、指导落实,对来自重点地区的重点人员情况在系统中进行分类统计比对、实时分析。例如运用视频监控、电子围栏、自动识别等信息技术,对进出小区的人员、车辆进行抓拍,将小区的人、车、房等多种数据关联汇聚,及时发现重点和高危人员的异常行为、小区内部及周边的异常现象,主动预警。
(二)因地制宜,整体联动
“零距离”服务,群众依靠网格。一是不断推进网上网下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办理流程,推动公共服务个性化、全时化、定制化,将便民利民服务延伸到网格;二是推动传统工作与现代手段相融合,着力优化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模式,借助“互联网 ”手段,扁平化、零距离服务群众,建立电话、短信、热线服务和QQ、微信网络服务平台;三是组建群众自治组织和行业协会,建立物流寄递行业、易制毒行业、物业管理、出租车团体等协会,完善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制度;四是注重选配既会汉语又会少数民族语言的网格员,在入户走访、网格巡查中,通过发放双语宣传单和民族表演等形式,开展“防诈、防火、防盗、防邪教”等知识宣传。
强化科技支撑。“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是强化全息感知、强化智能防控,积极推进并拓展云计算、区块链、5G等科技在解决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保持全天候、全方位、常态化地感知、预判、预警、预控安全态势,全面收集信息、深度挖掘、确定轨迹、精准定位,努力实现跨地区、跨部门信息联网应用;二是强化智能应用,主动探索网上行政服务等非接触式业务,将机器人语音自助服务等成熟的技术引入户政、出入境窗口服务,提升服务效能;三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汇集分析不同群体的社会治理需求,解决现阶段由于各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的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社会治理需求不尽相同的问题,并通过对社区治理数据的实时分析,为社区社会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四是加强物联网的应用,做到社会治理工作的智能处理、协同感知,完成物与物、人与物的信息交互,实现对事件信息的实时采集、动态处理、防范预警等智能化功能。
三、创新“警网融合”,打通“神经末梢”
赤峰市公安局建立大指挥警务工作模式,构建完善的公安数据中心,不断拓展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功能,强化数据整合分类、关联分析、共享复用和主动推送,为公安业务应用提供大数据支撑,为基层民警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服务。
赤峰市公安局把社区警务融入社会治理网格化建设进程中,在“警网融合”网格化管理模式中,“网格长”由社区书记担任,社区民警作为“网格指导员”和“网格监督员”,与“网格长”并行开展工作。网格员搜集发现掌握各类深层次的线索信息和安全隐患,及时反馈给社区民警,社区民警及时快速处置。“警网融合”将网格员的群众优势和民警的专业优势紧密结合起来,让民警对社情民意做到心中有数。建设了赤峰市人口大数据综合管控应用工作平台,开展了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等信息采集工作以及社会面数据资源整合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网格员底数清、情况明、反应快速、信息触角长的优势,推动“警格 网格”深度融合,针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分类建立台账,通过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全面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现代智慧治理,探索智慧治理新模式,必须要紧跟时代潮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侧重点,提高针对性,持续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和应用,深入推进数据汇聚和融合共享,不断深化大数据应用建设,不断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战应用,以跨界的思维、跨位的思考、跨域的眼光,用好用活现有的优质社会治理资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