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关于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
铸 魂
赋 能
筑 城
▲高质量发展中的科学城。雷键 摄
今天(26日),
西部(重庆)科学城
在重庆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了,
《关于支持西部(重庆)
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解读的
(以下简称《意见》)
新闻发布会。
什么?
没去现场
不要慌,往下看!科小渝马上带你“穿越”回现场!✌
好嘞~来喽~
▲发布会现场。雷键 摄
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
市经济信息委、市住房城乡建委
以及西部(重庆)科学城的
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发布会,
并就记者提问现场进行了回答。
现场问答环节
▲高校聚集的科学城。资料图
01
问:西部(重庆)科学城拥有丰富的本地优质科教资源,近年来又引进了中科院、北京大学等名院名校,请问市科技局将如何推动这些科教资源发挥优势、融合发展,使其成为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市科技局一级巡视员陈军介绍有关情况 雷键 摄
答:西部(重庆)科学城集聚了众多本地高等院校,拥有20余万大学师生,科研资源丰富,创新要素集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校院所参与科学城的建设,专门要求在渝的高校、科研院所参与科学城建设,目前我们正在加快推进相关计划的实施。
下一步,我们计划一方面引导在渝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参与科学城建设,支持高水平建设重庆大学科学中心、西南大学科学中心等平台,推动重庆大学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产出“一流学科”,打造学科高峰。
另一方面,持续实施引进科技资源行动计划,瞄准科学城的需要,再针对性引进一批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进一步补强科学城的创新资源版图。同时从政策扶持、环境营造、服务提升等方面,支持中科院汽车软件创新平台、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等高端研发机构建设,为引进资源更好地融入科学城发展做好保障。
同时,我们还将集合本地与引进的高校院所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打造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优势学科集群,为科学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沛的人才、智力、成果等服务与支持。
▲科学城科学谷。雷键 摄
02
问:《意见》围绕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许多引导政策,科学城下一步将如何发挥作用,将政策落到实处,引领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
▲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西部(重庆)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左永祥介绍有关情况。雷键 摄
答:此次市政府出台的《意见》以及我们之前相关的一系列配套支持文件,从空间布局、创新平台、人才支持、体制机制等多个方面为科学城发展进行了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我们也将充分用好这些政策支持,发挥好政策聚合融合的整体优势,实现科学城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要为全市整体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立足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原始创新方面提升能力。我们将推进国家和市里布局的诸如超瞬态实验装置、重庆大学科学中心、金凤实验室、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等一批大装置、大平台建设。力争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一些突破性、引领性的科研成果。
二是聚焦高质量发展方向,推进应用技术的研发转化。依托大装置、大院所、大平台,运用好原始创新成果和跨学科资源,瞄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在智能科技、生命科技、低碳科技领域,催生一批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形成大量的科技成果转化孵化。
三是面向全域发展趋势,为全市经济发展赋能。一方面通过引进“国字号”院所、“央字头”企业在科学城落地生根,通过这些院所平台形成的科技成果,在科学城要落地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支持科学城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绿色低碳及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的发展,真正实现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另一方面也要面向全市发展大局,充分发挥科学城科技创新的“溢出效应”,为全市创造更多的科技供给,推动全市在汽车产业、电子产业、医药产业、装备材料产业等实现转型升级发展、高质量发展。
▲科技工作者在科学城工作。雷键
03
问:目前,全市在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方面有哪些政策和举措?
▲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杨正华介绍有关情况 雷键 摄
答:近年来,重庆抢抓数字经济窗口机遇期,以坚定不移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为主线,以智能制造和制造智能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关键支撑,推动重庆向“智造重镇”加速演进。
我们为此先后研究出台《重庆市发展智能制造实施方案(2019—2022年)》《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重庆市制造业智能化赋能行动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截至2021年底,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4000余个,认定679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两化融合”发展总体水平达到60.7,位列全国第七,中西部第一。
在推动全市面上发展的同时,特别注重西部(重庆)科学城点上工作的聚焦,先后支持科学城实施了英业达等117个项目实施智能化改造,其中25个项目入选智能化赋能示范项目,累计建设隆鑫发动机等市级智能化工厂7个、数字化车间17个。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高59.8%、产品不良率平均降低42.3%、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2.5%、单位生产能耗平均降低19.5%,为推动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质量发展装上智能引擎。
西部(重庆)科学城作为全市科技创新的主平台,市经济信息委将坚决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特别是支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方面,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依托集成电路、新型智能终端、先进传感器、软件等领域重点企业,支持推动优势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着力筑牢产业基础,推动产业链现代化,为推动科学城发展厚植“智能基因”。
二是以即将出台的技术改造专项政策为牵引,支持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专项行动,以智能化改造为主线,再推动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为科学城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智能双翼”。
三是支持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的战略合作,不断增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能力,积极培育发展5G、数字内容、算力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集聚,支持创建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助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将科学城打造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智能策源地”。
▲科学城孵化器。资料图
04
问: 请问市级层面在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大项目建设方面的有什么政策举措?
▲市发展改革委总工程师李晓云介绍有关情况。雷键 摄
答: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去年5月,市委五届十次全会作出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把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主目标,把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作为主平台,进一步增强重庆科技创新的“五个度”,即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贡献度、辐射度。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市政府出台了“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30条”。
去年底,市发展改革委委会同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重庆市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管理办法》旨在支持建设一批符合国家战略部署和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瞄准本领域本行业科技进步前沿方向,成果能够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重大项目。
《管理办法》的主要亮点是,建立了承载主体、市、区县(自治县)联动支持机制,政府对设备购置、科研项目、人才引进等投入部分,由市与区县按6∶4的比例共担。市级财政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类项目最高支持3亿元,对重大创新平台能力提升项目最高支持1亿元,并明确国家布局及批准建设的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市、区县两级财政按照相关规定“一事一议”给予支持。
西部(重庆)科学城作为我市科技创新的主平台,将在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金凤)集中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项目,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市级部门,和重庆高新区共同加快推进项目的落地建设。
▲科学城的轨道交通正紧张有序地建设着。雷键 摄
05
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共建“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西部(重庆)科学城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请问目前科学城轨道交通建设的情况如何?
▲市住房城乡建委副主任董勇介绍有关情况。雷键 摄
答:为推动西部(重庆)科学城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住房城乡建委全力推进科学城片区轨道交通建设。主要从三个方面:
一是增加中部槽谷穿山通道,提升东向融城能力。1号线、6号线已经建成通车运营,江跳线预计年内通车,15号线、27号线等在建城轨快线正加紧推进,预计2025年左右全部建成通车,轨道东向穿山通道将增加至5条,融城效率进一步提高,服务科学城快速联系中心城区核心区需求。
二是增强科学城核心区轨道覆盖,促进槽谷内部南北联通。7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计划年内开工,建设形成覆盖科学会堂、科学谷、金融街、金凤、大学城等重要节点的南北向骨干线路,构建科学城核心区轨道骨架,并预留南北向延伸条件促进重庆高新区和北碚、沙坪坝、九龙坡、江津、璧山5个行政区协同发展。
三是加强与主城新区轨道交通联系,支撑成渝科创走廊建设。1号线尖璧段建成投用实现了主城新区轨道交通零的突破,江跳线正加快建设,中心城区至永川轨道线路已获得国家批复,正开展可研等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加强江津、璧山、永川等主城新区与科学城交通联系,完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全力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科学城的智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中。雷键 摄
06
问: 西部(重庆)科学城对重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有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请问市科技局在此次出台的《意见》当中有哪些具有比较突破性的政策?下一步争取在哪些领域争取新的突破?
▲市科技局一级巡视员陈军介绍有关情况 雷键 摄
答:此次出台的《意见》通过对标一流、学习先进,集成了最优的政策。在系统性、功能性的基础上突出落实“五个科技”的针对性,主要亮点体现在:
一是在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方面,积极支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势创新资源和科技基础设施,优先在科学城布局,打造全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引领性力量。
二是在技术创新方面,在综合运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鼓励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等政策的基础上,通过设立公益性联合基金、引导组建创新联合体等举措,探索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的新机制等,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
三是在成果转化激励方面,以西部(重庆)科学城为核心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鼓励在科技成果转化责任主体信用等级管理、以转化应用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等方面大胆探索。
四是在人才培育方面,对发展急需的顶尖人才及团队,实行“一人(团队)一策”;实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项,增加亟需领域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招生计划。
五是在创新生态构建方面,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建设全生命周期股权融资支持体系,创新干部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实际的分配激励和考核机制;创新土地管理制度,鼓励实施M0新型产业用地及工业项目“标准地”产出让,探索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模式,推动TOD等复合利用开发模式。
推动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科技体制改革是关键一招。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金融、科研项目组织管理等方面开展改革,为科研人员“松绑”,最大限度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和创业活力。
▲金凤实验室。雷键 摄
07
问:《意见》提出,将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打造西部“人才特区”,请问,科学城在人才引育方面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下一步将如何更好地聚才引才用才?
▲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西部(重庆)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左永祥介绍有关情况。雷键 摄
答: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第一动力在科技创新,第一资源是人才要素。去年,我们就出台了“金凤凰”人才支持政策,来持续提升人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从政策出台以来,总计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学、职称评定等17个方面提供了优质服务,仅就经费兑现这一项来讲就超过了5000万元。
下一步,我们还将认真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贯彻好中央、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精心绘制“人才图谱”“引才路线”,聚焦“塔尖”“塔身”“塔基”三个层次,着力打造人才成长的创新平台,完善好人才工作的良性机制,提供人才安居乐业的卓越环境,推动人才总量年均增量在2万以上,加快建成“人才特区”,以“一流人才”建设“一流科学城”。
一是做精“塔尖”。继续实施好“金凤凰”人才政策,实行“金凤凰”人才认定直通车制度。落实院士带培、博士后倍增计划,搭建海内外人才柔性引进平台,加大全球高端人才招揽力度,加快集聚战略科技人才、领军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工程技术人才。
二是做强“塔身”。发挥好大学城优势,加强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合作,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大力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绿色低碳及智能制造、高技术服务等重点产业人才,积极引育一批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不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引导更多校友企业家、校友科技人才到科学城创新创业。
三是做实“塔基”。优化支持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到科学城创业就业。特别是高标准打造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支持引导高校毕业生“出了大学城、留在科学城”,成为科学城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总之,人才是科学城工作的一条主线,我们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机制,为科学城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提供第一资源要素的保障和供给。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
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是科学城已锚定的发展目标。
重任在肩,使命光荣。
当下,科学城将重点在
“科”“产”“城”上下功夫,
以“项目攻坚年”为抓手,
全力推进高质量的建设。
END
编辑:王柯岚
责编:吴富强
校对:朱林国
版权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长按关注西部(重庆)科学城
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
2022,起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