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
你不得不知的“数字”秘密
题记
内部控制作为提高单位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单位的重视。内部控制中的许多制度、流程也被广为接受和认可。谈到内部控制,就不得不谈谈其中的“数字”秘密。
接下来
请大家跟随小编来一探究竟
小编
大家注意啦!近期我们要开展对内控手册的修订工作,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积极建言献策!
小李
老师,我是新来的大学生,不大了解什么是内控,可以帮我讲解一下吗?
小编
当然可以。内部控制简单来说,就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大刘
那“内控”是不是归口管理部门的事情,与我关系不大呢。
小编
还真不是,单位的每一个人都是内控的参与者。刘哥要尽快转变思想,由“要我内控”转变成“我要内控”。
老王
感觉“内控”是这几年的新生事物,大家还没有太重视。
小编
王哥此言差矣。2012年,财政部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共6章65条,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简称“一个《规范》”)。
老王
大刘,看来人家是早有依据的,我们有时间还真是要好好学习一下。
大刘
干嘛要有时间学习呀?这不是现成的老师吗?正好我有一个问题。请教一下内部控制分几个层面呢?
小编
内部控制分为“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简称“二个层面”)。“单位层面”侧重于组织、机制、制度的建设,“业务层面”侧重具体实施、操作程序。
小李
老师,那通过什么才能做好内控工作呢?
小编
通过科学制定制度、严格实施措施和规范执行程序搭建内部控制的管理体系(简称“三个抓手”)。
老王
虽然我们都是业务老手,但却是“内控”新兵,具体内控工作中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呢?
小编
王哥,太谦虚了。内控具体工作中需要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和适应性(简称“四个原则”)。全面性原则是为了保证单位业务活动有序进行;重要性原则要求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以及关键岗位加以特别防范;制衡性原则指的是在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适应性原则指的是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大刘
听上去越来越高端了。要是做到了这些,可以达到什么目标呢?
小编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经过不断地修正和优化,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实现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简称“五个目标”)。
小李
我听得心里直痒痒。可以详细说说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吗?
小编
当然可以。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包括:预算控制、收支控制、采购控制、资产控制、合同控制、项目控制(简称“六个控制”)。
老王
小李,你先别着急,你得问问具体的步骤是什么?
小编
一是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流程;二是明确业务流程;三是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四是确定风险点;五是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六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七是督促相关人员认真执行内部管理制度(简称“七个步骤”)。
大刘
王哥说得对,问完了步骤还要问问控制方法。
小编
刘哥开始真正由“要我内控”转变成“我要内控”啦。内控的方法主要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和信息内部公开(简称“八个方法”)。
小李
老师,您总结得真好,内部控制就是要掌握“12345678”内控的“数字”秘密。
小编
说对喽!大家对内控手册的修订有什么好建议,欢迎留言建言献策哦!
点分享
点收藏
出品:北京市检三分院
供稿:行政事务管理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